关工委

您的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关工委 -> 正文


她从酒泉的沙漠中走来,经过汗水和血泪的洗礼,坚守初心;她从基层医护人员的磨砺中走来,以退役军人的使命,勇于担当;她牢记初心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怀着对于老兵的崇高敬意,我们来到了汤绥仙老兵的家中。虽然今年汤绥仙奶奶已经83岁,但是仍然精神矍铄,提起曾经艰苦卓绝的岁月也依旧神采奕奕,一字一句铿锵有力。而跟随汤绥仙奶奶的回忆,我们也见证了当年的峥嵘岁月。

1956年,那时的汤绥仙只有18岁,当时的国家缺少医疗人才,恰逢浙江军区招收新兵,汤绥仙便响应国家的征召,入伍成为了一名医疗兵。而在这之后,随着部队的调动,汤绥仙去过条件艰苦的大西北、河南、北京、河北、天津,最后又回到了杭州,汤绥仙奶奶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从汤绥仙奶奶的描述中我能感受到那个年代的艰苦环境汤绥仙奶奶作为一名士兵一名党员为党和国家做出了默默无闻的贡献。虽然我无法回到那个年代,无法切身体会,无法见证汤绥仙奶奶的奋斗拼搏,但是我从汤绥仙奶奶身上感受到了她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建设国家的赤子之心。

在汤绥仙奶奶的身上,我看到了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在汤绥仙奶奶20岁时,作为家里的大女儿,下面有一个妹妹,两个弟弟,最小的8岁,最大的14岁,而她的父亲由于身体不好,只能休息在家,只有母亲一人工作支撑家中的生活。面对这样的家庭条件,汤绥仙本可以向领导申请留在杭州而不去条件极端艰苦的大西北,但是汤绥仙毅然决然地决定跟随部队去到大西北,并没有向领导报告家里的情况,即使知道即将面对的是更加艰苦的环境,汤绥仙也没有退却。在大西北时,晚上零下30多度的气温,物资的极度匮乏,缺水,身为一个南方人难以适应北方的饮食习惯,三四十人挤在一个大帐篷里……,这些困难汤绥仙从不畏惧,总是迎难而上,努力克服,不给组织添麻烦。而在给父母,友人写信时,也从来只报喜不报忧,她对亲人们说,她肯定能习惯大西北的生活,因为别人都可以,她也一定可以。

1965年,汤绥仙跟随部队下到了河北的农村,每天要背着药箱走二三十里为附近的村民们免费看病,一人身兼数职,在看病治病的同时,还要干挑水等体力活。在这种工作强度下,她每天的饮食也只是咸菜。汤绥仙却从来不会因为这样的艰苦环境而抱怨,也从来不求取任何回报,甚至连村民们的一口水也不会喝,不拿他们的一针一线。汤绥仙看到当地村民们生活的不易,在冬日里还穿着单衣,缺水……她心怀大爱,更加用心,想位村民们多贡献一份力量。即使在去村民家中给他们看病,因为路不好走而摔骨折,也只是休息了几天,便很快地回到了岗位上。如今,汤绥仙奶奶回忆起来那段日子,对于曾经再那段日子里吃的苦已经记忆不深,但是对于当地的村民们却是满怀思念之情,说现在她还能还时不时想起那些村民们,还想回去看看他们。

谈及入党,1962年就已经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汤绥仙,如今已经是一名老党员了,汤绥仙奶奶对我们说到,她那时认为自己还太过于年轻,总觉得自己条件还不够入党,还不具备作为一名党员应有的素质。但是在党组织的鼓励与教育下,汤绥仙勇敢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获得了组织的肯定与认可,汤绥仙便真正的成为了一名党员,从此一心为党组织做更多的贡献。谈及如今的生活,汤绥仙奶奶对党和国家充满了感激之情,她说她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看着这个国家欣欣向荣,这个社会越来越和谐,她由衷地感激党和国家。即使现在她已经老了,身体也有一些病痛,但是她还是依旧坚持做志愿服务。在汤绥仙奶奶刚刚开始转到她如今所在的社区时,汤绥仙奶奶也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由于是从单位转到社区,许多单位的退休老员工对此意见颇多,但是汤绥仙奶奶是第一批愿意从单位转到社区的,她发挥着党员的带头作用,服从党和国家的安排,始终不忘记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持党和国家的工作。

在采访的最后,汤绥仙奶奶也表达了对于党和国家的祝福,同时也不忘对于我们年轻人的激励。就正如汤奶奶所说,我们不是来享福的,我们依旧要继续奋斗,继承老一辈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断拼搏。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也离不开老一辈的奋斗,我们青年一辈更应该肩负起责任与使命,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做出不愧于时代、不愧于人民、不愧于党和国家的青春功绩

作者: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汪玉雯

指导老师:郭春娟

 

上一篇:2022年“读懂中国”活动优秀作品|闪光的勋章,无声的诉说——访百岁抗战老兵成乐山

下一篇:2022年“读懂中国”活动优秀作品|压箱底的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