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工委

您的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关工委 -> 正文


百年前的中国,硝烟弥漫,战火纷飞,他们出生入死,怀初心逆向而行;和平年代,他深藏功名,淡泊名利,放下家庭,远赴偏远海岛扎根基层建设;百年后的中国,国泰民安,政通人和,他们步入耄耋,红心向党,忆往昔峥嵘岁月。他身上伤痕累累,功勋章熠熠闪光,见证着舍生取义的赤胆忠心,他说自己为国家做的太少,却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一.少年一腔热血

这是阳光明媚的一个上午,我们来到百岁抗战老兵成乐山的住所。老人住在简陋的老房子,干净整洁。成乐山老人已是耄耋之年,见到我们后,他布满沟壑的脸上满是笑容,精神矍铄。

老人年事已高,说话有些许困难,她的女儿向我们深情讲述了老人的故事。有一次,八路军前来问路,少年时期的成乐山和他们交谈聊天,八路军的伟大和无私感动了他,参军入伍保家卫国的梦想种在了他心里。恰逢村里征兵之际,他积极报名,先加入游击队,担任民兵队队长,5年后又随上级军官加入正规部队。军营生活艰苦,训练昼夜不停,但他刻苦耐劳,迎难而上,努力完成每次训练, 并且超额完成。家人担心成乐山在部队的生活和安全,成乐山多次强调报国的志向。参军入伍,无限光荣,即使战死沙场,成乐山也从没有后悔做出这个决定。年少时的热血化为一颗真挚的爱党爱国心,伴随着他不断成长,勇往直前。

二.革命青春岁月

1945年入党后,他投身于党和国家的事业,他用无私和伟大谱写了自己的青春岁月。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战役上都有他的身影,148场战役是他的赫赫战功,集体一等功,个人二等功是他的光荣勋章,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和革命。看到祖国各地依次得到了解放,人民能过上安定祥和的生活,即使身上已经重伤累累,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1945年解放战争的硝烟开始弥漫,国民党和共产党陷入对峙,山雨欲来风满楼,身体素质优秀的他被选进野战部队二十一军队里。上党战役中他和战友在敌强我弱的局面下,迎着炮火艰难向前,小米加步枪,给进犯解放区的国民党军以沉重打击,巩固了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后方;辽沈战役中作为副排的他智勇双全,遇到猛烈轰炸,多数战友不幸身亡,他用子弹手榴弹防御得以幸存。

1949年他来到杭州,故地重游,这座城市承载着他的无限回忆,甜的和苦的交织在一起。“当时海陆空军遭到国民党的围剿,他们只能潜伏在海里,最后漂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岛上。那里没有淡水,没有食物,想要生存很困难。没有粮食就吃自己的皮鞋,树叶,没有水就自己找喝塘里的水,想尽一切办法拼命活了下来,什么都吃……几天后,他们才有幸得救,一些战士没撑过去就永远的留在了那里”,他的女儿看着我们娓娓道来,嗓音坚定且激动。随后,他的女儿小心翼翼地拿出“传家宝”,成乐山就是这个用盛着尿液的饭盒救活了战友,这个旧饭盒也因此成了全家最重要的传家宝,见证着那段感人的战斗故事。

三.舍小家为大家

伤疤是英雄的勋章,他把勋章别在了手指上。解放战争中,他的手中枪,手指断了两根,还有零零散散的小伤,但这都没有影响他报效祖国的衷心。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百废待兴,物资缺乏,他三年工资不拿不加,无偿献给祖国。他那时候在绍兴新四军部队,和妻子在部队里面相遇相知。但是他在偏远的象山工作,妻子在杭州工作,青春岁月全部是两地分居。一年只能回家一次,两次都算得上奢侈了,孩子都是妻子和岳父岳母照顾,他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工作。

1957年,各地还是以煤油灯为主,照明效果甚微,国家鼓励地方发展建设经济,身在象山的他进入了象山县电厂公司,为全中国人民都能过上明亮的日子而奋斗。当上科长后单位多次要求给他加工资但是都被他拒绝了,那几年又逢自然灾害,于是他一分钱都不要了。

褪下戎装,成乐山选择的仍是甘守清贫。有无数荣誉的他,深藏功名于心中,台风暴雨刮不走他的勋章和奖状,上门想要采访他的记者都被一一回绝了,单位给他分配房子他也拒绝了,他的子女甚至都不知道他是军人。后来,成乐山的英雄往事才逐渐被人了解。这位默默无闻的老人曾立过赫赫战功。

有一种爱国,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一种无私,叫“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有一种奉献,叫“舍小家,为大家”。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身穿军装挺身而出,用生命谱写了保卫祖国的乐章,在和平年代,他坚守岗位,用初心绘出了国家的繁荣画卷。年近百岁的他,仍鼓励青年艰苦奋斗,报效祖国。我们仿佛看到了追随着八路军少年的他,看到了舍生忘死奋勇杀敌的他,看到了坚守岗位隐藏功名的他。他是成乐山,他是中国共产党员,他是最可爱的人。

再多的言语也难以说尽这位老军人的贡献,只有那些尘封的闪光勋章,在默默诉说着他的初心和情怀……

 

作者:浙江财经大学胡锦仙

指导老师:郭春娟

 

上一篇:2022年“读懂中国”活动优秀作品|“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访刘香众老师有感

下一篇:2022年“读懂中国”活动优秀作品|坚守奉献初心,永葆忠诚本色——汤绥仙老兵采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