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养老

夕阳风采

您的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文化养老 -> 夕阳风采 -> 正文
孙国荣

  如今你跨入浙江财经大学校园,一幅校园美景就映人你的眼帘,校园宽敞大气,建筑物造型新颖、错落有致,教学楼、科研楼、图书馆、体育馆、田径场等教学用房、设施一应俱全;环绕校园的沥青道路宽阔平坦,两旁绿树成荫;校园环境幽雅,姹紫嫣红、碧草如茵、亭榭交错、小桥湖面、鸟语花香。“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美丽的校园、舒适的校舍为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四十周年校庆即临之际,站在美丽的校园里,我不由自主地回忆起亲身经历的四十年校园建设历程,更难忘学校初创时期没有校舍办学的艰辛。 

  我是在1976年1月到校工作的,那时初创的浙江财政银行学校可谓是“上无寸瓦、下无分地”,没有校园、没有校舍,只有120名首届学生、10多个教职工,借用杭州蚕种场七堡的一幢养蚕房办学。养蚕房分三层,一层隔为两个教室、一个活动室,二、三层为学生宿舍,学校没有自己的食堂,师生都在蚕种场食堂搭伙。当时的七堡是道地的市郊农村,蚕种场周边全是农田,这里没有自来水,喝的是池塘里的水,宿舍里没有厕所,使用一个公厕,是个大茅房,夏天苍蝇嗡嗡叫、满头飞,脚下还有蛆虫爬。交通不便,只有中途经过的市郊公交车,班次很少。学生的社会活动闭塞,到养蚕忙时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摘桑叶的劳动。没有体育场地,有时学生们在公路边跑步。艰苦的环境下,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稳定学生情绪,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学校要求教职工必须住校,同学生们同吃同住,教职工和学生的关系十分融洽。 

  借房办学终究不是长远之计,师生们也饱受没有校舍之苦,改善教学环境,拥有自己的校园成了当时师生最大的奢望。可在那个年代,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不久,工农业生产还待恢复,商品物资供应十分紧张,财政情况还不好,一个新办学校要建校舍谈何容易。要建房先找地,恰好蚕种场在杭州清泰门外一堡乌龙庙有十多亩,是国有土地,可以调剂给学校,但提出一个条件,要我们把刚刚分配到的一辆载重2.5吨跃进牌卡车让给他们。这辆卡车是上级部门为解决在七堡办学交通不便分配给学校的,我们给卡车添装了蓬帐,车厢里置放凳子,用它接送学生外出活动,用它接送教职工星期天往返学校,有了它给师生们增添了不少快乐和便利,为了建设校园,大家忍痛割爱,汽车变成土地。 

  因为有了土地,学校建设选址定点工作顺利,学校抽调人员组成基建组,校园建设的锣鼓敲响了。教职工们热情很高,可是光有干劲还不行,当时商品物资供应十分紧张,什么都凭票,年轻人结婚,想买辆自行车、买块手表等上几年还等不到一张票,建设一个学校需要大量的建设物资,物资部门分配的计划指标少,要靠学校自己筹措大部分,困难很大,学校利用财政、银行的关系,请各地帮助解决,我们到龙游搞木头,到长兴搞水泥。 

  一次经财税部门牵线搭桥,我们和江苏溧水一家水泥厂联系用浙江的毛竹换他们的水泥,有财税部门帮助在浙江搞到毛竹,还能想办法,但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毛竹是不能运出浙江境外的,为了搞到水泥,我们还是想办法把毛竹运去江苏溧水换回100吨水泥。只是溧水到杭州距离远,为了节约成本我们采用船运,水泥经汽车短驳吊卸船仓,到杭州又要起吊装车,破损严重,包装水泥成了散装水泥,基建组人员全部下船仓装水泥,人成了泥冬瓜,几天下来腰酸背痛,可是大家心里还是乐滋滋的,因为我们搞到了水泥。 

  为了尽快筹措建设物资,保证工程建设,学校动员教职工为学校建设分忧解难。我通过亲戚关系,在南京搞到3吨钢材,因江浙两省的钢材指标不能通用,只好去南京拉实物,那天装了钢材回杭州的路上还算顺当,路上几个检查站都没有查。正在庆幸时,车到临平,“打办”(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的小红旗一挥,停车检查,一看是钢材,说钢材属国家分配物资,有投机倒把嫌疑,不能放行,无奈钢材被卸在临平,后经当地财税部门协调,才把钢材拉回来。 

  一堡乌龙庙校区建设困难重重,一时半刻解决不了学校的燃眉之急。1977年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将萧山庵弄的几座老宅院(我们接受前是浙江生产建设兵团招待所)调剂给学校使用,同时从省委党校调剂了一批课桌椅给我们,尽管是旧房子,尽管在萧山,总算有了固定的校舍,全校师生还是感到无比欣慰。经过半年的整修,77年6月学校搬到萧山。好景不长,当年7月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又作调整,要我们搬到文一路(原我校文一路94号校区西面,后来是杭州师范学院)省五七干校的一幢教学楼内,将其中的一部分房子让我们用,学校又一次搬家。 

  1978年财政、银行分家,学校也分为两家,分家中在建的一堡乌龙庙校区归银行学校所有,投入使用后财政学校借用一部分校舍过度,财政拨款另建财政学校。由于杭师院的催促,尚未完全施工完毕的一堡乌龙庙校区一期工程提前投入使用,校园内设施简陋,因校舍不够,学校还租用了一些农民房子。 

  1979年省计经委批准建设财政学校校园,选址定点在文一路(文一路向西延伸后,门牌为文一路94号)。1980年上半年完成征地和设计工作,当年开工,由于此时国家的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建设物资供应较前几年也有所好转。经过两年时间的施工,一期工程包括一幢教学楼、一幢学生宿舍、一幢食堂建成,1982年10月学校搬人文一路94号校区,结束了创办以来无自己校舍的办学历史,有了自己的校园校舍,尽管校园内因二期工程施工噪音严重,到处尘土飞扬,师生们还是感到无比的幸福。 

  有了校舍,有了基地,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条件,1984年学校挂出了浙江财经专科学校的牌子,1985年开始筹办浙江财经学院,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成立浙江财经学院,在这30多亩的土地上我们完成了从中专学校到本科院校的跨跃。但这样的校园实在是太小了,一些新生报到后对校园大为失望,更有人感慨说“还没我们中学大”! 

  批准成立浙江财经学院为建设新校园创造了条件,1998年起新校区建设前期的定点选址启动,当时杭州市政府的城市建设规划中要把杭州市市区的人口控制在100万以内,根据城市建设规划要我们把学校建到市区以外的地方去。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才争取到现文华校区的土地,当时文华校区建设用地四周全是农田,条件十分艰苦,经过努力创造三通一平的施工条件,1990年12月奠基开工。 

  由于建设资金的原因,文华校区也采用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边建设边使用方式,校园内工程不断,到处乱糟糟的,加上土地也是分期征用的,校园内还住着尚未搬迁的农民,校园里是校舍、猪舍共存,学生、农民共住,一直到1996年本科教学评估前,教学楼前猪舍里的老猪还在嗷叫。为迎接本科教学评估,1996年学校开展了一场整治校园环境的工作,建造了校大门,又经几年的锦上添花,文华校区基本建成,但它毕竟太小了,在浙江高校中赢得个袖珍式校园的美称。 

  回顾40年来的校园建设历程,会发现在下沙校区建成投入使用前,我校校园建设的速度始终滞后于学校规模发展的速度。进人21世纪,学校招生年年增加,3000名学生规模设计的校园难以容纳不断增加的学生,不得不租用益乐村建造的5号宿舍楼,不得不租用益乐村农民的农居,这时校园校舍不足成了学校发展的瓶颈症结所在,要使学校规模再上台阶,校园空间必须有一个大突破。 

  2001年下沙高教园区东区建设的启动,我校下沙校区建设也随之展开,下沙校区建设是我校校园建设史上建设规模最大、投资最多、速度最快、标准最高的工程,共建成教学区校舍近30万平方米(不包括学生生活区),校舍拥有量打了个翻身仗,校园面积大,整洁大气,环境幽雅,具有现代高等学府的气度。 

  学校发展在继续,校园建设也要继续。目前文华校区改扩建工程已经开始,下沙校区三期工程即将开始,浙江财经大学的校园会越来越美丽。 

上一篇:忆财校创业艰辛 庆财大前程辉煌

下一篇:张若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