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养老

夕阳风采

您的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文化养老 -> 夕阳风采 -> 正文

                                                                   戴静忠

  1985年上半年,我从浙江省财政厅调入浙江财经学院负责总务处工作。记忆中总有一段历史、一些人和事挥之不去。如今我离开总务、基建及校办的浙江之江资产评估公司和会计事务所已有13个年头了,俯身捡起散落的记忆,细细地拼凑,静静地品味,每一个回忆的画面都弥足珍贵。 

  坚持不懈  终获文华校区 

  我于1985年到浙江财经学院负责总务处工作,当时总务处的范围很大,包括总务、财务、卫生、车队等科室,接着又把基建科划入,实际上是一个大后勤,可以说后勤、基建、财务等都在工作职责范围内。 

  我初到财院的时候,学校刚由浙江财政学校更名为浙江财经学院一年多,在文一路94号的旧校区,用地面积仅54亩,各方面条件都无法满足本科学校的建设需要。之前学校就一直在争取新校区的审批,都未成功,在我接手基建工作后,批到的校址都不尽人意,甚至曾要我院迁至萧山去。当时杭州市规划局只肯批给我校文二西路毛家桥地区70多亩地(现华商超市向西至世纪新城的地段),只有现在的文华校区面积的三分之一,这对本科院校来说无疑是太小了。我曾与当时的财政厅吴歼厅长去实地考察,发现环境也十分的不理想:附近因为有不少高压线,不能造高房子,而中间还有规划的通普路,河流又占用了很多的实地建设面积,十分不利于学校建设。但市规划局坚持不批另外的用地。 

  之后考察了现在文华校区的地段,约200亩地,甚是钟意。于是请财政厅厅长一起去见市长,望在市领导的帮助下能拿到这块地,经过多次的尝试和努力,市长终同意批200亩地给我校,但非文华校区。因为当时市政府和市规划部门对学校用地的监管控制非常严格,现文华校区地块在当时已被规划为商住区而非文教用地,故不同意改批给我院,而拟批给我校一块比文华校区再偏西北的地址。当时文华校区已算是杭城的郊区,周围都是农田,再偏西的环境可想而知更为艰苦,且批给我校的地段当时属于余杭区,这样的地理环境不利于学校的扩招,不论对生源还是师资都存在着巨大的挑战,故我们坚持、坚定地要文华校区的地块。虽然当时困难很大,但是经过坚持不懈的争取和努力,多次与杭州市分管规划的副市长、规划局局长及总规划师联系,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杭州市规划局同意将这200亩商住用地改为文教用地,划归我院使用。当时划拨征地费用很低,这也为我校后来迁至下沙赢得了资金来源。 

  1990年征地后立即设计,打算于1991年秋季开学前投入使用。因地势很低,需回填土二米高,故加大了工作量,经基建处同志日以继夜的奋斗,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实现了1991年秋季开学前完成必要的基建目标。1991年10月,财院由原先的200人扩招至500人,新生入住文华校区,此时已有一栋学生宿舍、一栋教学楼和一个食堂,虽然建设没有全部完成,也算勉强能满足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需求。在抓建设速度的同时,我校非常重视投资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建设速度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心系师生  改善生活 

  除了校区基建,学校还把工作重心放在改善师生生活方面上,拟建立副食品基地,故向财政厅厅长要求拨点资金,厅领导对这一想法很是支持,在财政厅的帮助下我们建立了两个副食品基地,一个是舟山岱山县水产总公司副食品基地,为教师和食堂提供平价水产品;另一个则是在西湖区财政部门帮助下建立的西湖区转塘镇浮山村副食品基地,提供低价的肉、鸡、蛋、鱼等。在为学校老师提供更好福利的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食堂的菜价。当时教职工和学生人数并不多,效果比较显著。在学院兴办商业时,院领导为了更好为师生服务,提高教工待遇,决定将基地资金抽回经商,结束了两个副食品基地。 

  为了改善教职工的住宿条件,1984年学校在和睦新村购买了一幢宿舍共77套,但因为附近有家造纸厂,空气污染很严重且离学校较远,许多老师都宁愿挤在狭小的出租房内也不愿住到和睦新村去。为此,我开始在学校附近物色合适的商品房,以改善教工居住条件。1986年在翠苑二区和翠苑三区低价购入40多套房子,使当时在校教师都能够分到房子,基本上解决了住房问题。那时,钢材水泥都很紧张,若提供钢材和水泥指标,房价可降低约40%,为了在预算不变的情况下,购买尽量多的宿舍,我们通过财政厅请省物资局购入了3000吨的低价议价进口钢材及水泥指标,这样用将近200元左右一平方米的价格购入了翠苑二区和翠苑三区的商品房作教师宿舍,做到了少花钱多购房。 

  后来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职工人数不断增加,新塘桥、和睦新村、翠苑二区和翠园苑三区的教师宿舍已不能满足需求,故教职工住房问题再次成为后勤工作的主要矛盾。为了尽快解决住房问题,又考虑到之后房价会有不断上涨的趋势,我先斩后奏,以每平方米600元的价格向房产公司订购了10000平方米的翠苑四区商品房(约150套宿舍),后向财政厅报告要求拨款。为此我受到了财政厅领导的批评,但是已经签订了合同,且考虑到学校之后的发展和招聘师资的需要,财政厅最终同意拨款600万元。 

  新增的翠苑四区教师宿舍,解决了我校教职工的住房问题。我校的教职工宿舍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地段好环境好,因而得到了教工的好评。 

  机缘巧合  解决成教用房 

  在1987年,我校仍归浙江省财政厅直辖。当时财政厅厅长向财政部争取了500万资金用于建财政厅培训基地,那时他们选择的是嘉兴党校,但是用了近三年的时间都未谈妥,而谈不成功这500万就要交回财政部。得知这个消息后,大家一致认为这是改善我校教学条件的好机会。经过多方考察,找到了位于学校附近的翠苑三区内一栋14层的大厦(现财苑大厦),该大厦配有两台电梯,部分房间配设有独卫,总建筑面积达10000平方米。由于当时该地段不是很繁华,房屋卖不出去,这套房屋的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我陪同几位财政厅领导实地考察后,认为价格较低,配套设施完善,大家都很满意。于是财政厅用550万将该栋大厦和东边的二层楼独立餐厅一并买下,交给我院使用(产权属财政厅),既解决了成教学院的用房问题,也解决了成教学院的食堂餐厅问题。而后应厅长要求,我又以每平方300多元的低价购入与财苑大厦相连的3-4层商品房,该商品房与财苑大厦相连通,一并作为学院成人教育用房,使用至今。 

  悠悠四十载,弹指一挥间。浙江财经学院已从去年正式更名为浙江财经大学,这是一个转折点。希望学校能够抓住机遇,以质量兴校,用更完美的姿态迎接挑战。 

上一篇: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下一篇:来到浙财大是我的正确抉择